近年来,河南省淮滨县检察院锚定“接续奋进创一流”目标,以“三个导向”为引领,上下齐心谋发展,真抓实干促提升,坚持以高质效检察管理促进高质效检察履职,先后获评河南省先进基层检察院、河南省重大进步基层检察院。
坚持目标导向出实招。一是明确工作思路。针对“院小人少”和业务量逐年上升的情况,我院党组制定五年检察工作规划,树立“敢于看齐先进院,小院誓有大作为”的目标,确定“路线图”“时间表”,持续激发检察干警的干劲,力求做到目标明、方向清。二是把牢工作重点。我们以目标考评为指引,积极向上级院学站位、学方法。在统筹方面,树牢全院“一盘棋”意识,不断完善“指挥部+攻坚专班”模式,集中力量抓要点、克难点,带动整体工作提档升级;在落实方面,全面实行项目化运作、台账式管理、清单式推进,建立各条线重点项目管理台账,两周一调度,每月一通报,让优势短板一目了然。三是压实工作责任。我院把年度任务层层分解、压实到部门和责任人,并将完成情况作为评先评优选用干部的重要依据;有意识地给青年干警压担子,推动青年干警在业务能力、综合能力等方面“传承接力”。
坚持问题导向谋实绩。一是紧盯办案业务。我院围绕核心业务,及时研判相关业务数据,梳理出空白弱项清单,逐项完善销号,把短板补长,让强项更强;统筹把握指标的关联性、系统性,适时调整发力点,设定近期目标值,科学分配、限时完成,保证各项指标均衡协调发展;采取“及时提醒+动态掌握+指标关联”全流程业务监管,完善案卡填报“同步审核+每日巡查”制度。二是紧盯特色亮点。我院立足淮滨县特色,推进“府检联动”在辖区先试先行,率先与县政府联合出台方案、完善联席会商等4项配套机制,互相征求需要对方解决的问题,形成了10条重点任务清单,逐项落实;在典型案例培育上,实现“五个化”要求,即线索收集全面化、线索甄别专业化、案例培育专人化、案例推荐高效化、效果跟踪持续化,加强对检察官的启发和指导,持续提升挖掘、培塑典型案例的敏感性。2023年以来,我院共有14起案件获评上级检察机关典型案例,其中获评最高检典型案例3件。三是紧盯数字检察。我们融合推进检察大数据战略,以数字检察沙龙、模型应用竞赛为抓手,营造“向‘数’而行、以‘数’促‘治’”的浓厚氛围;每周对新办案件进行数据审核,每起案件都要将“有无数字检察线索或可用的模型推广创意”写入审查报告,纳入汇报内容。我院自主研发的1个法律监督模型已上架最高检模型管理平台河南省检察院库,通过运用该模型办理的某乡镇卫生院申请执行监督案被最高人民检察院民事检察厅以典型案例形式刊发。
坚持结果导向求实效。一是抓住“关键少数”。我院按照“一级示范给一级看、一级带领着一级干”的要求,从检察长做起,处处当标杆、做表率。检察长对分管院领导“一对一”式听汇报、做讲评、促整改,实现压力层层传导,以点带面拉动整体能力作风提升。二是完善管理体系。我院修订管理机制12项,坚决守住“无办案安全事故、无干警违法违纪”的底线;依托“决策、业务、纪律”同步监督的大督察机制,发布大督察通报20余期,一体推进跟踪督办、问责追究和整改落实;持续释放“竞争上岗、双向选择”正向激励效应,把19名实绩突出的优秀干警提拔到重要岗位,持续激发干事创业热情。三是重视人才培养。我院举办“数字检察沙龙”、业务技能竞赛等活动15次,推动学习成果转化、司法理念更新、工作质效提升;深入推进“斜杠干警1+N”人才培养项目,支持将个人兴趣爱好与职业能力共促共进,不断培养一人多岗、一人多能的“多面手”;建立人才资源库,跟踪培养、动态管理,35人次获省、市级表彰;优化工作环境,实施从优待检“暖心工程”,为干警办实事35件,获评省级文明单位标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