案件质量评查是检察机关通过内部监督提升检察业务管理水平的重要方式之一,是规范检察办案、提升案件质效的有效举措。
检察机关评查案件的主要方式
检察机关的案件质量评查工作由案件管理部门负责并统一组织开展。评查采取“线上”“线下”两种模式,评查工作从案件事实是否清楚,证据是否客观全面,适用法律是否准确、法律程序是否合法,法律文书是否规范且齐全完备,法律效果是否与政治效果、社会效果相统一等方面展开。
检察机关评查案件的主要问题
由于评查人员思想不统一、评查标准可操作性不强等原因,目前检察机关在开展案件质量评查过程中存在不少问题,亟须纠正。如评查人员积极性难以调动与被评查人员有抵触情绪,会导致评查人员对评查出的案件问题作模糊化处理,评查结果不准确;没有中立的第三方对评查发现的问题进行系统评估判断,评查主体权威性不足。此外,还存在评查工作流于形式,评查结果未充分运用,案件评查作用未能充分发挥等问题。
检察机关案件质量评查机制有效运转的几点建议
案件质量评查的目的是提升办案人员办案能力、提高检察办案质效与司法公信力,助力提升检察业务管理能力水平。要统一思想认识,促进评查工作可持续。建立与检察官办案责任终身制相适应的评查责任制度,明确开展案件评查的意义,促使评查人员增强责任心。要锤炼业务能力,增强评查主体权威性。提升评查人员综合素质,加强评查工作培训与学习,传递正确案件评查理念,消除评查误区。探索完善引入第三方参与评查及异议问题处理机制,通过第三方视角发现评查工作的漏洞与不足,有效处理异议问题,以外部监督增强评查工作的公信力,提升评查工作的科学性与有效性。要规范评查程序,统一评查标准。细化案件质量评查标准,最大程度确保评查工作的客观性与方案的可行性,使评查工作有据可依、有章可循。规范案件质量评查过程,搭建案件质量评查标准体系,针对在案件事实认定、证据收集与采信、程序规范、法律适用、政治效果与社会效果等方面发现的问题提出明确的评查意见。要优化分析制度,释放评查结果效能。注重规范异议问题处理程序,不断规范案件质量评查异议处理的各环节,促使案件评查规范化建设。实现评查工作动态管理,充分发挥案件评查人、评查组织、检察长、检察委员会四个层级的作用,通过抓整改促落实,促进评查工作成果转化。
案件质量是司法公正的生命线,持续常态化开展案件质量评查工作,确立并完善案件质量评查体系,做到以评查促规范、以规范促公正,努力践行“高质效办好每一个案件”的基本价值追求,真正实现以案件质量评查促推办案质效整体提升,促推检察工作高质量发展。
(赵雅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