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陕西省镇坪县检察院坚持以党建为引领,采取“四聚焦四提升”措施,促进政治业务深度融合,持续深化“主体责任具体化、组织生活规范化、活动阵地标准化、党建业务一体化、队伍建设专业化”的“五化”党建模式,为服务镇坪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提供坚强保障。
聚焦队伍建设,提升政治引领力
强化党组班子建设。坚持用党的创新理论武装头脑,深入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常态化开展党组理论学习中心组学习,认真落实“第一议题”制度。坚持党的绝对领导,确保正确政治方向。坚持重大事项请示报告制度,及时向党委汇报法律监督工作、专项活动以及重要事项,自觉接受人大政协监督。建强党组班子,贯彻党的民主集中制原则,重要事项由党组会研究决定,班子的向心力、凝聚力、战斗力不断增强。
强化支部班子建设。围绕“四强”党支部建设,落实支部班子成员党建工作的主体责任,部室负责人主动担负党建任务,党员政治业务学习、争先创优走在前,以构建对党忠诚的思想体系、检察为民的话语体系、实干担当的行为体系、科学精准的评价体系的“四系”融合为牵引,实现党建业务一体化。
强化党员队伍建设。突出政治训练,坚持不懈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凝心铸魂,推动学思用贯通、知信行统一。注重提升自身素能,办好“镇检微课堂”,组织党员干警参加政治业务培训,强化教育管理,使每名党员干警的政治素质好、岗位履责好、作风品行好、群众评价好,始终做到忠诚干净担当。
聚焦阵地优化,提升管理执行力
优化阵地建设。建好智慧党建平台,为党员政治理论学习提供多维信息支撑。管好意识形态阵地,认真落实意识形态主体责任和“一岗双责”责任。提升检察服务平台功能,为人民群众提供更加便捷的检察服务。建好以公开促公正阵地,进一步加强和规范以听证方式审查案件。
提升服务质量。坚持为大局服务,认真落实“群众信访7日内程序性回复,3个月内办理过程或结果答复”。延伸检察服务触角,加强与企业和企业家的沟通联系,通过走访企业,了解企业的法治需求。
规范管理标准。规范院党组会、党组理论学习中心组学习程序,做到提前安排到位、学习材料到位、议题清单到位、研究问题到位、决定事项落实到位。规范司法行为,开展案件评查,认真对照评查内容梳理自身存在的问题。
聚焦堡垒引领,提升品牌影响力
支部引领攻坚克难。注重打造工作品牌,立足“美丽镇坪”县域和“满意检察”院情优势,依托检察“双进”e站,打造“家门口”的检察院。各业务部门带头开展调研,发挥部门负责人、员额检察官的带头作用,提升案件办理质效。
数字赋能智慧党建。抓部署安排,将数字检察工作作为“一把手”工程,纳入党组重要议事日程。抓“关键少数”,确定“党组领导,专班攻坚”工作模式,分工负责数据收集、管理、分析、应用等方面的工作。抓学习培训,组织干警多次参加数字检察工作培训会,不断提升干警的数字检察能力和水平。
聚焦党员示范,提升整体战斗力
组建办案攻坚先锋队。根据业务工作分类,建强8个专业化办案团队,做到“小案不小看”“小案不小办”。坚持把高质效作为办案的生命线,抓实抓细依程序办案、依职能监督、依职责推动社会治理等各项工作,办好民生小案。
成立党员志愿队。开展为民办实事活动,参加基层法治宣传等志愿活动。
“五化”党建引领检察工作高质量发展见成效
促进队伍高质量建设。在“五化”党建模式的引领下,深入推进思想、话语、行为、评价体系深度融合,精心筹办“镇检微课堂”,让全院16名检察干警走上讲台讲述办案经验、分享办案体会,有效促使检察干警司法理念、司法方式转变。同时,检察理论研究得到进一步重视。班子成员率先垂范,部室负责人和员额检察官积极参与,共撰写调研文章12篇,在《中国检察官》等期刊上发表调研文章3篇。
促进办案高质效推进。在“五化”党建模式的引领下,统筹处理好“宽”与“严”、“惩”与“防”的辩证关系,不捕率、不诉率等始终保持在合理范围内。对人民法院民事审判、民事执行活动的监督不断强化,针对监督中发现的违法行为提出的检察建议,均得到法院采纳。秉持“应救尽救、及时救助”原则,积极开展司法救助,让更多案件当事人感受到司法的温情。持续落实跨区域生态保护协作机制,强化生态环境领域检察监督,助力打好镇坪蓝天、碧水、净土保卫战。此外,深度融入辖区社会治理,开展联系、走访活动31次,针对发现的问题督促有关部门依法履职,推动问题有效解决,检察干警参与和推动社会治理的能力得到进一步提升。
促进管理高标准落实。制定提示清单、预警清单、问责清单,狠抓监督办案规范化管理。其中,提示清单督任务。随时提醒近期待落实的各项办案任务,让办案人员做到心中有数;预警清单促进度。针对办案过程中可能出现的程序性纰漏,在案件办理期限接近法定截止日期时,及时发出预警,督促办案人员及时查漏补缺;问责清单强震慑。若在办案中出现实体或程序性错误引发重大不良影响的情况,及时督促问责,提醒院党组对相关责任人进行问责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