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4版:75华诞·特别报道 上一版   下一版
 
标题导航
· 如山的重托 灿烂的人生
· “白云热线”,一直在线
· 当了五天“外卖小哥”
· 善办大案的检察官
· 涉外检察,天高地阔
 
正义网 | 返回检察日报首页 | 检察日报检索
上一篇   下一篇 2024年09月28日 上一期  下一期
涉外检察,天高地阔
房佳佳 张哲

  

  

  

   冯昱云(左一)与同事交流业务

  

  

  

   与同事一起向外籍人士介绍中国法律知识和检察职能

  对“95后”冯昱云而言,能够加入北京市朝阳区检察院涉外检察办公室担任检察官助理,是他职业生涯中一份实实在在的礼物。

  “我从小就喜欢看《今日说法》等法治类节目,但在我完成学业之前,我从来没有想过我能够从事检察工作,更没想到能够为涉外法治工作作出自己的贡献。我本科学习外语,取得硕士学位并通过了法律职业资格考试。然而,检察机关一贯的‘高门槛’让我不敢有一丝幻想。”2021年,冯昱云完成两个硕士学位的学习后,看到朝阳区检察院招聘复合型涉外法律人才的消息,抱着试一试的想法,他提交了申请。没料到这一丝勇气,竟然真的引领他踏上了探索涉外检察工作的征途。

  短短两年里,冯昱云跟随检察官同时也是他的导师张力办案,参加检察外事活动,到出入境管理局、跨国企业、国际学校以及外籍人员集聚的社区开展普法宣传。冯昱云曾在检察外事活动中,发挥一线办理涉外案件积累的专有名词优势,顺利完成翻译任务;在一起涉外超市盗窃案件办理中,他参与引入“不起诉+社会公益服务”模式,既贯彻了宽严相济刑事政策,又促进了外籍被不起诉人对中国社会的了解。这些经历让他体会到涉外检察工作的重大意义,并对“努力让人民群众在每一个司法案件中感受到公平正义”有了更深刻的理解。

  “无论是外籍犯罪嫌疑人、被害人还是其他诉讼参与人,我们都应确保他们与中国籍当事人一样感受到公平正义。这既是对我们工作的基本要求,也是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的有力宣介。”冯昱云说。

  今年是新中国成立75周年,也是基层涉外检察工作开展的第12个年头。作为一名“95后”,冯昱云表示,将继续向涉外检察办公室的前辈们多多学习,高质效办好每一个涉外检察案件,更好地为国家外事大局服务,为讲好“中国检察故事”尽绵薄之力。

上一篇   下一篇
 

检察日报社简介   关于我们   联系我们   采编人员
正义网版权所有 未经授权 严禁转载   Copyright 1998-2008,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