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版:检察新闻 上一版   下一版
 
标题导航
· 遏制“非粮化”,守牢“大粮仓”
· 高标准农田不需要低标准管理
· 从“试试看”到“很认同”
· 规范指定居所监视居住适用工作
· 出台工作细则强化检警协作
· 携手推进“空壳公司”打击治理
· 建立“检察+行政”保护生态环境机制
· 学法赶集两不误
· 多年军用土地遗留问题解决了
· 打响“乳山牡蛎”品牌保卫战
· 走出阴霾 走进大学
· 向门禁强制“刷脸”说不!
 
正义网 | 返回检察日报首页 | 检察日报检索
上一篇   下一篇 2024年08月17日 上一期  下一期
遏制“非粮化”,守牢“大粮仓”
张兴民 张莎洒 陈磊

  

  

  

   8月8日,黑龙江省哈尔滨市呼兰区检察院检察官对高标准农田复耕复种情况开展“回头看”。

  本报讯(记者张兴民 通讯员张莎洒 陈磊)日前,黑龙江省哈尔滨市呼兰区检察院干警邀请5名“益心为公”志愿者一同来到辖区某村,对一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地复耕情况开展“回头看”。眼前农田郁郁葱葱,庄稼一望无际、长势喜人,而去年这里还是一片草皮,割草机在农田上来回穿梭,留下一道道深深的“沟壑”。

  2023年8月,呼兰区检察院为了积极落实“藏粮于地、藏粮于技”战略,通过对接行政机关全面调取本地区高标准农田建设的相关材料。经初查了解,某村系2019年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所在地,总面积达1.8万亩。然而,检察干警实地踏查时发现,有少部分村民种植树苗、绿化装饰草皮等作物,存在“非粮化”种植问题。其中,不少“非粮化”种植地块系流转所得,被村民用于种植商业草皮。检察官进一步调查发现,不少村民收割草皮时往往连同根系处土壤一同铲除,对土壤造成实质损害并流失。呼兰区检察院认为,该村屯作为高标准农田建设的重点村屯,在建设项目验收并移交管护后未能切实保障基本农田保有量,损害了国家利益和社会公共利益。

  随后,该院向当地行政机关制发检察建议,建议及时履行管护责任,责令行为人复耕土地,并注意因案施策,加强对耕地保护的常态化监管。行政机关第一时间对违法行为人进行了约谈,并告知行为人停止违法行为,于冰雪消融、春耕之际完成复耕。目前,这些地块已全部完成复耕复种,也就有了前面的“喜看稻菽千重浪”的丰收景象。

上一篇   下一篇
 

检察日报社简介   关于我们   联系我们   采编人员
正义网版权所有 未经授权 严禁转载   Copyright 1998-2008,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