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版:要闻 上一版   下一版
 
标题导航
· 改革新征程中的“检察答卷”
· 对标“蓝图”绘制“施工图”
· 呵护武夷山生态“高颜值”
· 追逐光,成为光,散发光
· 坚决惩治“按键伤企” 营造法治化营商环境
· 195名农民工拿回588万元工资
· “小快灵”实现办案精耕细作
 
正义网 | 返回检察日报首页 | 检察日报检索
上一篇   下一篇 2024年07月29日 上一期  下一期
“小快灵”实现办案精耕细作
山西武乡:组建新型办案团队破解小院专业化发展难题
吴杨泽 王鹏翔 田瑞旭

  本报讯(记者吴杨泽 王鹏翔 通讯员田瑞旭)“别看我们团队小,办起案来却又快又准。”记者近日在山西省武乡县检察院采访时了解到,曾是司法警察的董佳,在深度参与检察办案中快速成长,如今已成为该院“小快灵”办案团队的成员。这一转变源于该院创新探索的“小快灵”团队办案模式。

  长期以来,武乡县检察院面临案多人少、专业型人才缺乏等小院发展常见难题,严重制约了检察办案工作开展。为解决这些难题,该院打破部门壁垒、岗位壁垒、身份壁垒,按照“自愿选择为主、指定安排为辅”的原则,以员额检察官、检察官助理、书记员个人意愿为基础,实行“1+1+1”或者“1+1”的灵活搭配组合,组建11个“小快灵”新型办案团队,涉及“四大检察”各个业务条线,逐步把“人才第一资源”转化为检察工作高质量发展的实际成效。

  在打造“小快灵”办案团队时,武乡县检察院着重从增强办案力量、优化办案模式入手,统筹考量全院资源以及员额检察官、检察官助理的办案经验、知识结构、年龄层次等因素,将检察官助理优先配给办案量较大的员额检察官,也确保检察官助理通过充足的办案量历练成长。同时,实行“倒选制”。团队组建初期,由办案资历尚浅的年轻员额检察官优先选择检察官助理和书记员,同时检察官助理和书记员也可根据自身实际反选检察官。“双向奔赴”既弥补了年轻员额检察官办案经验不够丰富的短板,也能确保检察官助理和书记员有充足的成长空间,实现“1+1>2”的叠加效应,达成办案团队组建“最优解”。

  自“小快灵”办案团队组建以来,武乡县检察院实行“繁简分流”,及时将专业性较强、办案难度较高的案件交由相应的专业化办案团队办理,逐步呈现出“蚂蚁雄兵”小而专的鲜明特点。

上一篇   下一篇
 

检察日报社简介   关于我们   联系我们   采编人员
正义网版权所有 未经授权 严禁转载   Copyright 1998-2008,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