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7版:先锋周刊·为民 上一版   下一版
 
标题导航
· 清除“迷魂阵”
· 法治阳光洒满希望的田野
· 综合救助解开了吴老太的心结
· 进企排隐患
· “我相信你,相信检察院”
· 【公告】
 
正义网 | 返回检察日报首页 | 检察日报检索
上一篇   下一篇 2023年10月27日 上一期  下一期
法治阳光洒满希望的田野
——福建省南平市检察机关服务保障乡村振兴纪实
张仁平 熊斌

  

  

  

   浦城县检察院开展“送法进乡村”法治宣传活动。

  民族要复兴,乡村必振兴。党的二十大报告对全面推进乡村振兴作出战略部署。“我们要胸怀‘国之大者’,心系脚下这片生养自己的土地,为绘就乡村振兴壮美画卷添上最美色彩。”福建省南平市检察院主要负责人表示。

  如今,闽北乡村正悄然变化着,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逐渐成为现实。美好景象的背后,有一抹亮丽的“检察蓝”在舞动。近年来,南平市检察机关准确把握新时代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总体要求,依法能动履职,全力助推乡村振兴战略在闽北大地落地生根、开花结果。

  护好“饭碗田”稳住“粮袋子”

  耕地是粮食生产的命根子。2022年1月,南平市检察院部署开展“守护耕地红线,推进永续发展”公益诉讼专项监督活动,加强耕地数量、质量、生态“三位一体”保护,护好“饭碗田”、稳住“粮袋子”。

  “有人在耕地上建房、建猪圈、挖鱼塘!”松溪县检察院在履职中发现,辖区内存在耕地被违法占用情况,该院随后与当地自然资源部门开展联合行动,摸排违法占用耕地问题15个。

  “对于侵占基本农田,触及耕地保护红线的违章建筑,我们秉持零容忍态度,责令违法行为人及时拆除并恢复原状。”松溪县检察院检察官吴水琴介绍,该院依法向行政监管部门制发检察建议,督促其制定整改方案,有序拆除违章建筑。

  “检察建议落到实处,整改过程顺利进行。”检察官在回访整改情况时看到,已拆除违章建筑3处,恢复耕地11亩。

  专项监督活动聚焦违规占用耕地造林绿化、从事非农建设、占用永久基本农田扩大自然保护地、违规批地用地等耕地资源保护领域公益损害重点难点,依法督促行政部门落实好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截至去年底,共摸排发现侵占耕地保护红线点235个,整改恢复耕地377亩,其中基本农田69.8亩。

  “此前被非法占用的耕地如今已复垦,只要种下农作物好好耕作,以后就有好收成了。”村民看着复垦的土地喜不自禁。

  为了古树名木“老有所保”

  走进闽北乡村,错落有致的民居与绿色的稻田交相辉映,小溪静静地流淌,古树古井留住了人们的乡愁。在延平区塔前镇虎山村,郁郁葱葱的古树遮天蔽日,见证着虎山村的发展,留存着虎山人的记忆。

  古树名木是大自然的馈赠,是不可再生的“活文物”。2022年6月4日,南平市、延平区两级检察院联合延平区林业局,认养虎山村“水龙树下古树群”内的古树,以点带面增强全社会对古树名木的保护意识。

  延平区检察院依托“林长+检察长”工作机制,通过现场协调会、圆桌磋商会等方式,依法督促相关职能部门消除古树名木保护隐患140余处,助推出台《延平区古树名木救治保险试点方案》,并为辖区内树龄在100年以上的5091株古树名木投保林木综合险,让古树名木“老有所保”。

  建设生态宜居美丽乡村,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一项重要任务。南平市检察机关积极开展“破坏农村生态环境和资源保护”违法犯罪专项检察监督,紧盯饮用水源地污染和优秀传统文化保护等问题,通过制发诉前检察建议,依法督促相关部门清理生活垃圾、固体废物37万余吨,整治违法养殖场、污染企业25家。

  实现从一次救助到长期关怀的转变

  司法救助一头系着司法关爱,一头连着社会困难群体,既是暖民心的系统工程,更是检察机关持续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与乡村振兴战略有效衔接的重要任务。

  “如果不是司法救助,我这伤可能会拖垮这个家。”政和县澄源乡的许某甲对司法救助有切身体会。

  2021年10月,许某乙无证驾驶无牌摩托车与许某甲骑的人力三轮车相撞,造成许某甲重伤。许某乙虽承担事故全部责任,但其家庭困难,无力向许某甲赔偿。

  “我享受低保待遇,爱人有精神疾病,全靠独子在外务工维持生计。检察官走访调查后,不仅送来了司法救助金,还协调了社会救助,缓解了家里的生活压力。”回忆起被救助过程,许某甲话里话外充满感激。

  “在检察环节,务必确保对符合司法救助条件的贫困当事人应救尽救,实实在在发挥司法救助救急解困作用。”政和县检察院党组书记、检察长李立冰表示。

  为更好地把司法救助融入服务和保障乡村振兴战略,将温情传递给人民,南平市检察机关积极推动建立多部门联动救助模式,实现从一次救助到长期关怀的转变。2020年以来,南平市检察机关办理司法救助案件168件,为199人发放了司法救助金。

  “检察服务+”让法治服务更精准

  “以前进村的路很窄,村里也没什么特色,外村的亲戚都不愿意来。”浦城县富岭镇大水口村村民徐水根讲述着该村过去的景象。如今,这里已建起民宿度假区,游客络绎不绝。大水口村实现蝶变,浦城县检察院既是见证者也是参与者。

  “山区一般都是靠山吃山,但必须合理开发资源。”浦城县检察院与大水口村“检村共建”的十年间,牢牢把握乡村振兴的着力点,持续推动产业振兴。

  为激活村集体经济“造血”功能,浦城县检察院积极争取帮扶资金改造村道,引导村民发展绿色产业致富,打造集观光、休闲、民宿为一体的特色旅游项目,实现产业转型升级。

  “以前我家每年种1.5万袋食用菌,年收入3万元。现在我们夫妻俩帮着管理绿色产业,每年收入超过了5万元。”村民冯章凯开心地说。

  大水口村的变化只是南平市检察机关助力乡村振兴的一个缩影。近年来,该市检察机关为引导乡村产业良性发展,先后选派17名干警驻村帮扶,探索建立“检察服务+”机制,围绕产业多元发展格局,为乡村振兴提供精准法治服务。

  脚下沾泥土,心中有真情。以能动检察履职服务保障乡村振兴战略实施,南平市检察机关正以咬定青山不放松的韧劲儿,在广袤的乡间田野上书写新的希望。

上一篇   下一篇
 

检察日报社简介   关于我们   联系我们   采编人员
正义网版权所有 未经授权 严禁转载   Copyright 1998-2008,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