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建红(左)与农户在种植大棚里查看蔬菜生长情况。
“要引导青年回乡投身现代农业,培养新型农民,提高科技种粮水平,加快粮食种植机械化、智能化。”在湖北省十四届人大一次会议上,省人大代表,嘉鱼县潘家湾镇肖家洲村党总支书记、村委会主任蔡建红说道。
蔡建红早早就外出打拼。他做过木工、搞过运输、开过餐馆,后来又在武汉、黄冈等地做建筑生意,生意做得风生水起。但他的心里总是牵挂着肖家洲村,牵挂着那片生他养他的土地。
2014年6月,在乡亲们盛情邀请下,蔡建红返乡当起村干部。2018年底,他高票当选为肖家洲村党总支书记、村委会主任。
潘家湾镇是蔬菜大镇,肖家洲村又是蔬菜的主产区,耕地面积近9000亩,村民收入来源主要是种植“两瓜两菜”(南瓜、冬瓜、白菜和包菜),极其不稳定,这也导致青壮年大多外出务工,劳动力大量流失。“坐拥9000亩耕地,村民却要外出务工,这是对土地资源的极大浪费。”看着抛荒的土地,蔡建红痛心地说。
利用好得天独厚的条件,增加村民收入,吸引更多人回乡发展农业成为蔡建红的“心上事”。
为此,蔡建红带着村干部远赴福建、山东等地取经,通过深入考察,最终决定发动群众改种生长周期更短、市场需求更大的长豆角。蔡建红想着,选好几个优质豆角品种,再加强田间管理,争取提早上市,打个时间差,肯定能抢占先机卖出好价格。但在村民表决大会上,九成以上的群众担心改种后行情不好,不敢尝试。面对村民们的疑虑,蔡建红大胆承诺:保证种豆角收入会高过种植“两瓜”,如果谁家因改种豆角亏了本,所有损失由他个人包赔到底。
于是,村里80户村民拿出300多亩地种上长豆角。村委会从外地请来技术员,手把手教村民种植技术。由于管理得当,长豆角长势喜人,深受商贩青睐。“幸亏种了豆角!”村民算了一笔账:往年种南瓜和冬瓜,10亩地纯收入不足5000元。如今种豆角,每天采摘豆角1000多斤,毛收入1500多元。按一个月的采摘期计算,除去成本可获纯收入3万多元。
看到村民们赚到了钱,蔡建红心里也乐开了花。下一步,他将充分利用村子紧邻省城的区位优势,规划种植经济价值高、市场前景好的蔬菜品种,引进企业做深加工等,带领更多村民奔上致富路。现在,蔡建红又带领大家建蔬菜大棚,根据市场需求,种植精品蔬菜品种,把蔬菜产业做大做强,进一步增加村民收入。
在转变思路的同时,蔡建红发现,村里劳动力流失严重。通过进一步摸排,蔡建红了解到,村里不少劳动力外出务工从事泥瓦工、电工等,由于都是“散活儿”,收入不稳定。经过思考,蔡建红盘算着在村里组建一家劳务公司。“一则解决村民灵活就业问题,二则村里有公司解决村民务工问题,这些劳动力就可以回到村里,回到这片土地上。”
说干就干!蔡建红带着村“两委”成员和村民谈心谈话,为村民算好经济账,坚定村民参与劳务合作的信心和决心。肖家洲村建筑劳务有限公司成立以来,与多家信誉较好的用工单位建立长期劳务合作关系,安排村民从事混凝土浇筑、水暖电安装等劳务工作,先后吸纳本村100余人就业,村民人均年收入稳步递增。
看到村里劳动力流失情况得到改善,蔡建红很欣慰。2022年,在一次谈话中,村民们提出,肖家洲村紧挨351国道武赤线,路上车辆多、速度快,老人上街、小孩上学安全隐患大,村民生产生活也有诸多不便。围绕这个问题,大家积极出谋划策。
结合大家的意见,蔡建红带着村干部进行深入调研,最终决定新修一条通往潘家湾集镇的“民心路”,这条路长约2.6公里,村民、学生日常出行可以避开繁忙的国道;另外,修建一条长约1.2公里通往田间地头的“生产路”,便于村民进行蔬菜种植和田间管理。这个决定得到村民们的一致赞同。
现在,“民心路”和“生产路”已经修好并投入使用,村民们的生活更加舒心自在。蔡建红还带动全村群众开展村庄整治,清理村庄障碍物、拆除违章建筑、种植树木,全面提升村庄宜居水平,群众的生产、生活条件有了显著改善。2019年10月,肖家洲村被湖北省绿化委员会、林业局命名为2019年度“湖北省绿色乡村”。
乡村美了、村民富了,蔡建红仍然没有停下脚步。他告诉记者,近年来,在各级政府支持下,农村水利设施不断完善,高标准农田不断扩建,各项惠农政策落实,粮食产量实现稳增。他在调研中也发现,农村种粮人口老龄化、农资价格上涨、种粮成本提高、农民种粮积极性受影响等问题依然存在。
因此,在湖北省十四届人大一次会议上,蔡建红建议,要把保障粮食和重要农产品稳产提质摆在重要位置。加强对“三农”工作的支持,继续加大农业生产水利、道路、高标准农田等基础设施建设力度。要引导中青年回乡投身农业行业,培养新型农民,提高种粮科技水平,加快粮食种植机械化、智能化。推广科学化施肥,提升耕地质量,稳定粮食播种面积,加强农资调控,提高耕地补贴和粮食回购价格。多措并举提高农民种粮的积极性,实现粮食安全稳产提升,确保中国人的饭碗牢牢端在自己手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