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版:观点·案例 上一版   下一版
 
标题导航
· “防御性猎捕”:能否阻却违法?
· 区分“非法狩猎”的行刑边界
· 非法捕杀不等于“非法狩猎”
· 评价“非法狩猎”须考虑紧急避险
 
正义网 | 返回检察日报首页 | 检察日报检索
上一篇   下一篇 2023年05月13日 上一期  下一期
“防御性猎捕”:能否阻却违法?

  

  

  

   漫画:姚雯

  编者按 在非法狩猎案件处理中,对于为保护农作物利益实施的防御性猎捕行为是否具有可罚性,需要建立一个融合野生动物与农业农户、非法狩猎与被动防御、常情常理与法益侵害、行政处罚与刑事追责于一体的刑法综合评价体系。本期“观点·案例”邀请法学专家和检察官就非法狩猎罪的行刑边界、出罪事由和治理路径等问题进行探讨,敬请关注。

  案例

  ①

  2021年9月,盛某为维护自家农作物不被野猪等野生动物破坏,在自家田地附近放置捕兽夹5个,捕获疑似野猪1只、疑似黄麂1只,均被其食用。2022年3月24日,公安机关在盛某家中冰柜内查获疑似野猪、黄麂尸块各1块。经鉴定,上述疑似野猪尸块为野猪,疑似黄麂尸块为小麂,均被列入国家林业和草原局2000年8月1日发布的《国家保护的有益的或者有重要经济、科学研究价值的陆生野生动物名录》,也被列为浙江省一般保护陆生野生动物。

  侦查机关对盛某以涉嫌非法狩猎罪移送审查起诉,某区检察院经审查认为,盛某在禁猎区、禁猎期使用禁用的工具进行狩猎,涉嫌非法狩猎罪,但犯罪情节轻微,于2022年5月6日对盛某宣布不起诉。

  ②

  2019年6月至9月期间,黄某在当地禁猎期内,应种粮户的邀请,先后2次在山脚处放置禁用工具捕兽夹,猎得疑似野猪2头食用或贩卖给他人。鉴于黄某自愿认罪认罚,2021年4月1日,某区法院以非法狩猎罪判处其拘役四个月,缓刑六个月。

  

  

  

   孙万怀

  

  

  

   陈璇

  

  

  

   桑涛

  讨论的问题

  1.如何界定非法狩猎罪中的“非法狩猎”内涵;

  2.面对野生动物侵害实施的防御性猎捕行为,可否适用“紧急避险”条款;

  3.如何调整非法狩猎罪的保护范围。

上一篇   下一篇
 

检察日报社简介   关于我们   联系我们   采编人员
正义网版权所有 未经授权 严禁转载   Copyright 1998-2008,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