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7版:先锋周刊·为民 上一版   下一版
 
标题导航
· 防范养老诈骗
· 微澜之间守护人间烟火气
· 营口鲅鱼圈:社区矫正监督用上了大数据
· 河北涉县:帮助27名农民工讨回欠薪
· 贵州龙里:部门联动保障律师执业权利
· 多元救助奏响美好生活“协奏曲”
· 法治阳光照亮信访人的心
 
正义网 | 返回检察日报首页 | 检察日报检索
上一篇   下一篇 2022年10月28日 上一期  下一期
法治阳光照亮信访人的心
周华君 戴小巍 万莞榕

  讲述人:周华君

  单 位:湖北省利川市检察院

  职 务:第五检察部检察官助理

  感 言:判决书不是正义的终点

  “他把我打成残疾了,仅仅强制医疗就完了?”信访人牟某刚走进12309检察服务大厅就开始倾诉自己的遭遇。

  牟某半年前被杨某砍伤,造成肢体一级残疾,但因杨某系精神病人,法院依法决定对杨某采取强制医疗措施。

  “我丈夫、儿子都是残疾人,我也60多岁了,现在手又残疾了,家里失去了收入来源,你们不给我主持公道,以后的日子真没法过了。”牟某哭着说。

  听完牟某的讲述,我向她解释了精神疾病的鉴定程序,告诉她对杨某进行强制医疗也是刑事强制措施,目的就是为了防止杨某继续伤害别人。

  “难道一点办法都没有吗?”临走时,牟某仍不甘心地拉着我的手问道。

  接访后,我心里很不是滋味。如何帮助牟某一家尽快走出困境、重拾生活信心成了我的“心病”,这也是推动该案矛盾化解的关键所在。

  经调查核实和综合考量后,我院决定给予牟某一家人司法救助,指导牟某提交司法救助申请材料,并从优从快办理,没几天就将2万元司法救助金交到牟某手中。同时,我院与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检察院联合救助,在法律政策范围内给予牟某一家最大帮扶。

  救助金发放后,我与检察官通过不定期检查、跟踪回访等方式,了解救助金使用情况以及牟某和家人的生活状况,确保救助金精准发放。

  直面悲戚、哀怨、绝望、无奈,让我深深感到那一张薄薄的公文,并不能轻易拂去信访人心中的疑云,更不是正义的终点。面对推开12309检察服务中心大门的信访群众,要让信访人感受到法律的光和热,还需要我们换位思考、认真倾听、及时救助。我相信,即使我们是一束微光,也能照亮信访人的内心,帮助他们尽快走出生活的阴霾。

  (本报记者戴小巍 通讯员万莞榕整理)

上一篇   下一篇
 

检察日报社简介   关于我们   联系我们   采编人员
正义网版权所有 未经授权 严禁转载   Copyright 1998-2008,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