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8版:明镜周刊·刑案 上一版   下一版
 
标题导航
· 这些“养老投资”只亏不赚
· 被判处缓刑后不思悔改 持刀翻墙进院实施报复
· 逛珠宝店心生兴奋 偷偷顺走94件首饰
· 媒人沉迷赌博 盗窃彩礼获刑
· 高息回报为诱饵 非法集资14亿元
· 为“碰瓷”成功,他变造国家机关公文
· 利用App售卖个人信息,来钱快但违法
 
正义网 | 返回检察日报首页 | 检察日报检索
上一篇   下一篇 2022年08月30日 上一期  下一期
高息回报为诱饵 非法集资14亿元
于莹莹 胡永

  7月19日,经内蒙古自治区呼伦贝尔市检察院提起公诉,法院开庭审理了被告人赵某甲、赵某乙等19人集资诈骗、非法吸收公众存款、洗钱案。目前,该案尚未宣判。

  2014年3月至2019年8月,赵某甲和赵某乙虚构事实,通过发放宣传单、投放广告等方式公开宣传,以高息回报为诱饵,先后以呼伦贝尔某投资担保有限公司、呼伦贝尔某投资管理有限公司名义,与1159名投资人签订项目投资管理合同,实施非法集资活动,累计非法集资14亿余元。因资金链断裂,无法偿还投资人的本金和利息,共计造成576名投资人1.8亿余元的财产损失。

  其间,李某等16人先后受雇于该公司,在明知该公司营业执照经营范围中没有吸收公众存款业务的情况下,仍积极向社会公众公开宣传,以高息为诱饵实施非法集资活动。张某明知赵某甲在实施非法集资活动,仍应赵某甲要求,向其提供POS机及自己名下的四张银行卡,用于收取投资人的投资款,协助资金转移。张某名下的银行卡共收取投资款4亿余元。

  2019年9月2日,先后有数百名被害人到呼伦贝尔市公安局海拉尔分局报案。经初查,海拉尔分局于9月7日对案件立案侦查。2020年7月24日,赵某甲等人被抓获归案。

  2021年1月25日,公安机关将该案移送至海拉尔区检察院审查起诉,因案情重大,海拉尔区检察院当日将案件报送呼伦贝尔市检察院。市检察院经审查后认为,赵某甲、赵某乙的行为涉嫌集资诈骗罪,李某等16人的行为涉嫌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罪,张某的行为涉嫌洗钱罪。8月7日,该院对此案提起公诉。

  (于莹莹 胡永)

上一篇   下一篇
 

检察日报社简介   关于我们   联系我们   采编人员
正义网版权所有 未经授权 严禁转载   Copyright 1998-2008,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