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4版:绿海·纵横 上一版   下一版
 
标题导航
· 漫步高林村
· 苦寒山川 家国情怀
· 李逵是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吗
 
正义网 | 返回检察日报首页 | 检察日报检索
上一篇   下一篇 2022年08月06日 上一期  下一期
漫步高林村
朱湘山

  

  

  

   张岳崧故居

  过南渡江大桥不久,于龙湖出口折向东,驶入一条盘山村道行驶半个小时,见灰墙黛瓦的民居在绿色中隐现,林间传出几声鸡鸣,这就是高林村。因为独特的地理环境和人文传承,我所看到的高林古村依然平静而质朴,平静得像唐诗里的意境:“斜阳照墟落,穷巷牛羊归,野老念牧童,倚杖候荆扉……”

  太阳照在村头那些石板路上,石板就泛起白色的亮光,有些晃眼,像琴弦上跳动的音符,在空气中颤抖。清风掠过,炎热和微凉交织,村口成了人们最好的去处。百年榕树下端坐着几位满头白发的老者,手里握着在城里已经很少见到的芭蕉扇,很久才会摇动一下。那神态,就像山村缓缓流动的时光。

  历史上,这座小村也曾有过它的辉煌与荣光。为高林村带来辉煌与荣光的,是一个叫张岳崧的人。

  张氏始祖来自福建莆田,在琼州府琼山县当过知县,后落籍琼山,曾祖张宏范由琼山迁到定安,父亲张基伟,敕赠文林郎。海南历史上,张岳崧是唯一一个获得探花殊荣的高学历读书人。

  “衣冠南渡”之后,元代统治者在中华大地留下了粗犷的一笔,但海南的文人士子内心深处并没有臣服于强悍的蒙元政权。终元一代,海南没有人渡海北上,进京去参加科举,谋取功名。他们无法治愈心上淌血的伤痕,不忍聆听北方草原苍凉的胡笳,更不会踩着先辈的血迹去追求功名利禄。

  及至明代以后,这个宋朝遗民的集聚地才迎来文化的鼎盛,读书人纷纷渡过海峡北上,“过海”二字成了一个人是否有出息的标志,相继出现过朝野瞩目的“海外衣冠盛事”。邢宥、丘浚、海瑞、王弘诲是明代读书人的杰出代表,张岳崧则是清代官场的空谷幽兰,并以清正廉明的形象遗世独立。

  张岳崧故居位于高林村的西边,坐北朝南,紧靠着故居的是张氏宗祠和一个新修的文化广场,宗祠为张岳崧晚年(1839-1840年)亲自主持建成。宗祠占地1500多平方米,是一处集文化教育、史料珍藏于一体的综合馆所。在这里,张氏血脉绵延了数百年,那种为家国读书明理的墨香遗韵,也一直凝聚在高林村人的心里。

  1842年农历正月十八,古稀之年的张岳崧抱病归乡,病逝于故里,入祀郡邑乡贤,墓葬于离此不远的甲子镇毛头岭村附近。

  如今这里建有文化广场,广场正面立有张岳崧的雕像。他穿戴着官服,头微微昂起,目光冷峻,手拿呈堂文书,脸上带着忧虑深思,浑身散发着儒雅正气。二月的阳光暖暖地洒在雕像的正面,来到此地的人们都会用崇敬的目光瞻仰这位饱学之士。

  张岳崧从翰林院编修步入政坛,陕甘办学、湖北治水、两广禁烟、编撰《琼州府志》,每一程都政绩斐然,嘉庆皇帝以此赞誉神州大地“何地无才”,四次召见嘉勉。他一生著作丰厚,文学、书法、绘画、经济、法律、水利、医学、教育均有建树。而之所以能归葬故里,并非皇恩浩荡,而是他因编纂《明鉴》按语不合朝廷意旨,被革职南归,以抱病之躯回到家乡。生于海岛的土地,魂归在故乡怀抱,或许,这是一个最好的结局。或许,这是命运对一位忠直勤勉的官员的垂怜。

  一阵清风吹过,花枝婆娑,暗香悠然浮起。行走在村道上,似乎每一个细胞都沉浸在淡雅的芬芳里。漫步在有着300年历史的石板路上,看着两旁的青灰色古建筑,有种穿越历史的感慨。村内民居依旧时模式而建,路巷全部用青石铺设,修旧如旧,古朴自然,完整地保存了清代传统建筑风格,是古代海南少有的有完整规划的村庄。

  踩着石板上潮湿的青苔,心也润泽起来,不由想起张岳崧的诗:“月华露叶望微茫,马色鸡鸣破晓凉。天上觚棱如梦远,故园风景与愁长……”吟着这些诗句,顿时馨香如酒,仿佛走进久违的牧歌田园,沉醉不知归路。

  除了保存完好的清代古村建筑,除了海南第一探花带给古村的荣光,高林村还是历史上一方文化教育的净土。1939年2月10日,日寇在海南岛北部的澄迈登陆,整个海南笼罩在战争的烟云之下。为了给在校学生提供一处安静读书的地方,当地政府利用高林村偏僻隐蔽的地理环境,在张氏宗祠里创办了战时定安中学,把在县城读书的学生转移到这里,为莘莘学子提供了一处能静心读书的环境。

  特殊的环境造就了一段流光溢彩的日子,书声琅琅,月华融融,学子们置身其中,赢得片刻安宁。相比于人心惶惶的沦陷区,这座山村简直就是学子心中的诗与远方,那琅琅的书声和夜晚闪烁的灯火有些近乎奢侈,曾经世外桃源般地吸引着各地学子前来求学问道,留下一段弥足珍贵的记忆。

  循着一段古道上行,山势在渐渐爬升,道路逐渐消失在森林的深处。行走在绿树丛中,目光和蓝天白云的距离逐渐接近,人也有些疲惫。只是,为了一睹张岳崧当年回家的那条官道,一览那些岁月留下的痕迹,或许所有的渴望都得付出步行的代价。

  那条官道是一条青石铺就的路,泛着岁月磨砺的辉光,却依然坚硬,湮没在蓬生的野草之下。我想,每一块青石板下面一定蕴涵着许多故事,也许是当年张岳崧走过留下的脚印,也许有抗战时期学生们奔跑落下的汗水,也许是村民们劳作留下的履痕,更多的是,它重叠着高林村一代又一代村民尊崇教育的足印。

  站在山村的古道边,仿佛站在了历史与现实的交汇处。远处山坡下有几个正在稻田拔草的村民,间或有笑声传来。一瞬间,我仿佛听见了稻秧分蘖的轻吟,嗅到了花香的清幽。

上一篇   下一篇
 

检察日报社简介   关于我们   联系我们   采编人员
正义网版权所有 未经授权 严禁转载   Copyright 1998-2008,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