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版:要闻 上一版   下一版
 
标题导航
· 要闻
· 秉持“如我在诉”,解开老乡心结
· 加强法律监督建设壮美广西
· 为“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提供司法保障
· 检察机关去年起诉单位犯罪数量明显下降
· 听证会开进传统村落
· 民事检察监督的虚假诉讼具体包括哪些情形
 
正义网 | 返回检察日报首页 | 检察日报检索
上一篇   下一篇 2022年07月27日 上一期  下一期
  开栏的话 2022年是党的二十大召开之年,是开启新百年征程的一年。为突出展现党的十八大以来检察机关在习近平法治思想的科学指引下取得的非凡成就,本报今日起将陆续推出“奋进新征程 建功新时代·非凡十年”大型系列报道,深入基层一线,采访报道各地检察机关依法能动履职,为大局服务、为人民司法的创新理念、生动实践和显著成效。
秉持“如我在诉”,解开老乡心结
史兆琨 郭荣荣

  七月赣鄱,烈日炙烤。记者跟随江西省检察院第十检察部副主任李浩,对申诉人辛某进行回访。2008年,辛某母亲被害,12年后“凶手”落网,由于证据不足,检察机关依法对该案作出存疑不起诉决定。因无法接受这样的结果,辛某开始申诉。前不久,江西省检察院第十检察部主任张诗美主持召开公开听证会,解开了辛某的心结。检察机关向辛某承诺,只要有新的证据出现,仍然会依法办理。

  “张检察官和别人不一样,没有上来就跟我讲客观事实、法律依据,而是关注我的感受,照顾我的心情。我一下就破防了,那么久的压抑和委屈,终于被人理解了。”回忆起这段往事,辛某又一次绷不住眼泪。

  近年来,江西省检察机关深入践行新时代“枫桥经验”,始终秉持“如我在诉”的为民情怀,坚持找准症结,化解心结,为老百姓解决好问题、化解好矛盾,努力让人民群众在每一个司法案件中感受到公平正义。

  领导包案攻克“无解”的信访案

  2020年1月8日,一封控告信寄到了江西省检察院。

  “这是一个‘无解’的案子,信访人马某夫妇的诉求难调查、难落实、难满足。”李浩回忆说,此前,景德镇市委政法委牵头公安、检察等几家单位已对信访内容展开过调查,没有证据证明李某是诬告陷害,也未发现司法人员存在违法违规行为,但这一调查结果并未得到马某夫妇认可。

  事情还得从2014年说起。当时,马某因宅基地问题与邻居李某发生纠纷。马某的小儿子打伤了李某,经鉴定李某为轻伤二级。马某家认为李某头部系陈旧伤,要求重新鉴定,被李某拒绝。随后,公安机关将李某的医疗影像资料送至南昌大学第一附属医院鉴定,医院出具了“未见明确外伤性骨折,建议伤者本人速来我院进行CT扫描复查,以明确诊断”的鉴定意见,但李某仍拒绝重新鉴定。

  因证据不足,法院判决马某儿子无罪。马某夫妇认为,李某对伤情造假,要追究其诬告陷害的刑事责任,相关执法、司法人员也应被追责。自2016年起,马某夫妇开始反复上访。

  “面对难办的信访积案,更要以‘如我在诉’的态度好好办,找准症结,释法说理,给出一个从天理、国法、人情都说得通的结果。”根据江西省检察院党组书记、检察长田云鹏要求,景德镇市检察院立即成立了以检察长为组长的信访积案化解工作组,开展全面调查和调解工作。

  “马某对立情绪一直很严重,乐平市检察院检察长三天两头往他家跑,刚开始连门都不让进,后来能进去坐下聊聊。时间久了,马某才开始说起知心话。”马某的变化,乐平市众埠镇党委书记程春山看在眼里。在他看来,检察机关用真实朴素的情感打动了马某,而这正是马某最需要的。

  “这么多年,马某就想替孩子要个说法,他怀疑司法机关不公正,谁去释法说理都不信。检察官赶赴外地,做通了马某两个儿子的工作,又与马某建立起信任,为他分析证据认定、处理依据,不仅讲透了法理,更从情理上解开了马某夫妇的心结。”景德镇市政协党组书记、主席俞小平表示,此案的化解,离不开江西省三级检察机关联动办案,离不开检察、公安、镇党委政府等各单位“一盘棋”的工作格局。

  2020年3月27日,景德镇市检察院、乐平市委政法委、乐平市检察院的代表和马某夫妇等坐在一起开了个会。会上,检察机关对马某夫妇的诉求逐一作出回应,马某夫妇表示愿意原谅李某,并主动息诉罢访。

  “等我的新房落成,请你们一定来喝酒!”而今,阴霾已经散去,放下了心理包袱的马某一家盖了新宅子,并取名为“爱国楼”。

  “以马某信访案的化解为契机,推动了一批信访积案‘破冰’。”俞小平谈到,在最高检开展的信访积案清理和集中治理重复信访专项活动中,江西省360件信访积案、重复信访案件全部由三级检察院领导包案化解,“效果和反响都很好”。

  公开听证“听出”的“六尺巷”美谈

  傍晚六点半至七点半,是“铁路队”和“社区队”的广场舞时间。两支广场舞队伍在南昌铁路文化宫前做行进操。每逢并行,由两条黄线隔出的地带就会形成一条“小巷”,因是双方各退三格地砖而成,也被当地群众叫作“六尺巷”。

  “我见证了广场舞由‘乱’到‘治’的过程,这其中展现出检察机关在化解矛盾纠纷中的检察智慧。”南昌市西湖区南站街道综治专职副主任饶海龙告诉记者,文化宫前的小广场是周边唯一一个可供集体活动的露天场地,从2016年开始,两支广场舞队伍就因“争地盘”而摩擦不断,还常有周围居民投诉噪音扰民。

  2017年7月,两支队伍发生口角,在互相拉扯中多人摔倒,“社区队”的董某多处骨折。2019年,因证据不足,南昌铁路运输检察院对董某指认的“打人者”——“铁路队”的徐某作出不起诉决定。董某不服,提出申诉,要求检察机关以涉嫌故意伤害罪对徐某提起公诉;被驳回后,董某又于2020年向江西省检察院提出申诉。很快,江西省检察院就组成了以副检察长张国轩为主办检察官的办案组。办案组调查发现,董某坚持申诉的症结是场地之争。

  早在2019年4月,南昌铁路运输检察院就曾通过向南站街道办事处制发检察建议、协调双方划定场地分割线等方式促进矛盾化解,但两队仍摩擦不断。

  “结”如何解?2020年6月22日,江西省检察院举行公开听证会,邀请了5名听证员及南站街道办、南昌铁路公安局南昌公安处治安支队的代表,对案件定性、检察建议落实情况进行公开听证。

  “案发地点在台阶附近,拉扯中很容易摔倒,难以认定徐某有故意伤害行为……”经过讨论,各方代表一致支持检察机关作出不起诉决定。董某、徐某也在大家的劝解下,同意各退一步、握手言和。

  “听证会上提出了数个场地划分解决方案。在反复协商、劝导后,两队同意在原分割线的基础上各退三格,划定两条分割线。”参加听证会的中国铁路南昌局集团有限公司退休管理科科长冯歆认为,如此划分就可以解决两队相遇时易发生肢体摩擦的问题。

  听证会后,两队120余名队员分别由董某、徐某作为代表,给检察机关送来感谢信。

  景德镇市昌江区人大代表、昌江区新枫街道嘉和社区党支部书记吴锦芝曾多次参加检察机关举行的公开听证会。检察机关面对面化解“法结、心结、情结”,实现案结事了人和政和,给她留下了深刻印象。“前不久,我还参加了一次上门听证,深受触动。在我看来,这就是以人民为中心的生动体现。”吴锦芝对记者说。

  上门听证、简易听证是检察机关落实《中共中央关于加强新时代检察机关法律监督工作的意见》、司法为民“更上一层楼”的举措。“今年以来,我们开展上门听证205件,把普法课堂搬到群众家门口。2021年3月以来开展简易听证598件,当场息诉率72.1%。”张诗美提到,江西省检察机关近年来坚持“应听证、尽听证”要求,公开听证件数已由2018年的31件上升至2021年的3432件,努力让人民群众在每一个司法案件中都能看得见、听得懂、真正感受到公平正义。

  把化解矛盾贯穿办案全过程

  2020年11月,在信丰县嘉定镇桃江东路龙城江山小区南门地下停车场值班的保安徐某,拦下了想要骑车进入地下停车场的张某,两人发生争吵。张某动手打了徐某,导致徐某多处骨折,经鉴定构成轻伤一级。案发后,张某主动投案自首,积极赔偿,并取得了徐某谅解。今年1月,信丰县检察院依法对张某作出相对不起诉决定。

  “那天我也有点冲动,觉得不应该对他不依不饶,所以接受了赔偿,也出具了谅解书。但他打我那么重,我不能接受他不用坐牢。”收到不起诉决定书的徐某情绪很激动。为避免矛盾激化,信丰县检察院及时召开公开听证会,通过释法说理化解了徐某心中的疑问。

  抓前端、治未病,是江西省检察机关落实“把化解矛盾工作贯穿检察办案全过程各环节”要求的具体举措。在鄱阳县检察院,“案前提示—案中监督—案后回访”三步工作法正在推行,促推检察人员充分履行法律监督职责,在办案中更加注重做好释法说理、矛盾化解工作。

  “2月以来,我院涉检信访数量零增长。”鄱阳县检察院检察长朱明星介绍,今年,江西省检察院建立了“案-访比”质效分析管理制度,定期对三级检察院、检察官所办案件引发的信访情况进行分析通报、考核评价,倒逼检察人员工作理念、工作作风转变。

  因不满少发了福利,退休的邱某带着榔头找到了公司退休办主任袁某,两人发生肢体冲突,造成邱某轻伤。公安机关认为难以证明袁某有伤害的故意,存在防卫的可能,故不予立案。邱某不服,从2015年开始上访。

  邱某丈夫、儿子、亲友的思想工作已经做通了,但邱某还是坚持信访。“上访路苦,他们家的生活受到很大影响,这么多年过去,出现新证据的可能性太小了。”一头利落短发、嗓音已经嘶哑的景德镇市昌江区检察院副检察长程双梅,在多次劝解失败后,给邱某写了一封2000字的信,字字恳切。“我还在做邱某的工作,这两天话说太多,嗓子哑了,你见谅。”接受记者采访的程双梅说。

  记者了解到,为了更好地救急解困,江西省各级检察院还改变过去在申诉信访阶段开展司法救助的做法,在审查逮捕、审查起诉等检察办案前端就开始提供司法救助。司法救助人数、金额也从2018年的244人497万元增长为2021年的2317人3568万元。

  记者手记

  当采访对象辛某讲起往事、哭得泣不成声的时候,记者内心无比难受,同时也被她讲述的检察接访故事感动。

  一直以来,信访工作都被称为“天下第一难事”。但江西检察人相信,再难的事,只要付出百分百的努力和真心去推动,都能够妥善解决。

  在采访中,记者听到最多的词是信任和共情。那些逐渐从旧日泥淖中走出的申诉人,那些不知疲倦反复开解的检察官,从他们身上,可以看到检察机关信访结构、生态、质量的持续向好。

  群众的认可和信任,就在检察官办公室墙上的锦旗里,就在那厚厚的感谢信里……

上一篇   下一篇
 

检察日报社简介   关于我们   联系我们   采编人员
正义网版权所有 未经授权 严禁转载   Copyright 1998-2008,all rights reserved